返回首页 活动规则

<中学>材料分析题常考点

【知识点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对象是全体学生;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点是实践能力。

 

【知识点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观

1.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2.新课改下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3.新课改下的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新课改下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2)探究学习;

(3)合作学习。

5.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

(1)由甄别走向发展。新课程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2)由单一走向多元。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①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②实现教学评价指标的多元化;③评价方法与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3)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在新课程中,教学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经历做出不同的评价,使评价具有针对性。总之,在新课程中,教学评价将由简单的静态的结果性评价走向动态的形成性评价,走向结果与过程评价的相统一。

6.基本理念与核心理念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情绪、情感、道德和人格。

基本理念:关注课程和学生发展。

(1)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管理的民主化,创建富有个性化的学校文化。

(2)重建课程结构和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

(3)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

 

【知识点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学生认识的特殊性)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知识点四】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量力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循序渐进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知识点五】教学方法

言语传递(口)

讲授法、谈话法(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直观感知(眼)

演示法、参观法

实际训练(手)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自主探究(脑)

发现法

 

【知识点六】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知识点七】德育原则

1.疏导性原则

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3.导向性原则

4.知行统一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8.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9.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点八】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个人修养法(自我教育法)

4.角色扮演法

5.合作学习法

6.品德评价法

7.实际锻炼法

8.情感陶冶法

 

【知识点九】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迁移;

3.思维定势;

4.功能固着;

5.原型启发;

6.动机强度;

7.除此以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影响问题解决。

 

【知识点十】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流畅性(数量多):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越多,流畅性越好,该特征反映的是个体思路通达的程度;

2.灵活性,也叫变通性(种类多):能够摒弃既定的习惯、思维方法,不墨守成规,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

3.独特性,也叫独特性:产生不同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

 

【知识点十一】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创设思维氛围;

2.激发思维兴趣;

3.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4.培养直觉思维;

5.训练发散思维;

6.发展逆向思维;

7.其他策略(如头脑风暴法等)。

 

【知识点十二】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

1.科学地识记;

2.有效地组织复习;

(1)复习时机要得当;

(2)复习方法要合理;

(3)复习次数要适宜;

(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

(5)注意用脑卫生;

3.培养回忆的能力;

4.创造有利于记忆的条件。

 

【知识点十三】学习动机理论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的最佳水平会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困难任务应保持较低水平,简单任务则应保持较高水平;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动机的最佳水平一般是中等程度。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个为缺失性需要,之后为成长性需要,先满足缺失性需要,更利于满足成长性需要。

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

力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50%或者中等程度难度、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

避免失败者:倾向于选择100%、极易完成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韦纳成败归因理论

努力-内部、不稳定、可控;能力-内部、稳定、不可控;

运气-外部、不稳定、不可控;任务难度-外部、稳定、不可控;

身心状态-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外界环境-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习得性无助: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成就目标理论

掌握目标:倾向于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表现目标:倾向于证明自己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主观推测和判断。

影响因素: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状态

作用:对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对困难的态度、新行为的获得与表现、活动时情绪状态

 

【知识点十四】学习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最早,无科学依据,迁移是自发的。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迁移情境中存在共同成分,才能迁移。

3.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贾德,水下打靶实验

4.关系转换说——苛勒,小鸡啄米实验

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布鲁纳,“为迁移而教”

 

【知识点十五】学习策略的分类

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

有意和无意识记、划线、复习多样化等

精加工策略

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

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组织策略

归类策略、纲要策略

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

设置学习目标、浏览材料、设置问题、分析

监控策略

领会监控、策略监控、注意监控

调节策略

调整阅读速度、重新阅读、复习、使用应试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

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灵活利用

环境管理策略

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好学习的空间

努力管理策略

激发内在动机、树立正确信念、选择有挑战性任务、调节成败的标准、正确归因、自我奖励

资源利用策略

学习工具、人力资源

 

【知识点十六】认知风格

场独立型
场依存型

场独立型-在信息加工时,参照内部标准,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

场依存型-倾向于参照外部标准,容易受他人暗示或想法的影响。

冲动型
沉思型

冲动型-反应快,精确度低

沉思型-反应慢,精确度高

同时性
继时性

同时性-采取宽视野,同时考虑多种假设

继时性-一步步分析完成

 

【知识点十七】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1.情绪丰富,表达及调节方式增多;

2.理解力增强,延续性较长;

3.情绪激烈,易产生反抗情绪;

4.情绪变化两极性明显。

 

【知识点十八】对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的意识;

4.正确调整情绪;

5.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

 

【知识点十九】中学生性心理的阶段性特征

1.本能性和朦胧性

2.内在强烈性和外在文饰性

3.动荡性和压抑性

4.男女性心理的差异性

 

【知识点二十】对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指导

1.抓好青春期性教育:加强教育,理解和接纳性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更新理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正确处理性冲动、恰当的与异性交往.

2.正确引导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引导建立积极交往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引导其交往掌握一个“度”;引导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转化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组织坦诚的、面对面的集体辩论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问题。

 

【知识点二十一】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指在应试刺激情境下,受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个体身心特征等影响,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的行为方式,通过紧张不安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1.表现: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时刻担心失败,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2.学生焦虑症产生的原因:学校统考、升学的压力,使学生缺乏内在的自尊心;学业上多次失败的创伤经验;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过分争强好胜;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

3.治疗方法

(1)行为矫正:放松训练、系统脱敏训练。二者都运用了交互抑制原理,即人在放松状态下的情绪,与焦虑是互相抵抗的,比如放松状态出现了,必然会抑制焦虑和紧张状态的出现。

(2)认知调控:少用“我不行”等消极的语言暗示自己,努力消除不良认知;锻炼学生性格,提高挫折应对能力;适当减轻周围环境的压力,学习建立正确的认知,比如“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下次接着努力就好”。

 

【知识点二十二】班集体的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3.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6.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尤其是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解锁查看全部

来晚了,活动已结束!

长按关注,活动抢先知

活动规则

1.《材料分析常考点归纳》免费在线查看,也可以关注公众号领取电子版

2.《实战题库+答题模板》可开团邀请1个人共同拼团,拼团成功后,免费领取下载。

3.如有疑问,可添加微信咨询。